文/杜婕
抗疫的前线,永远不缺乏医护人员的身影。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抗疫英雄的优秀事迹,学习抗疫精神,我院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疼痛科护士长赵向琴于6月15日16:00在腾讯会议(会议号:707703291)平台开展了“同心齐守沪,抗疫那些事”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新莆京8883平台院长李惠玲教授主持,共有百余名师生在线观看。
赵向琴,副主任护师,江苏省危重症专科护士,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疼痛科护士长,从事临床工作28年,擅长危重症患者护理、急慢性疼痛护理、疼痛人文关怀等。参加汶川地震赈灾病房、“8.2昆山爆炸”、援扬援沪抗疫等工作。中国老年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护理专委会委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1篇。
赵老师主要从“苏沪同城”相关背景、苏州援护方舱医疗队主要工作、苏大附一院援护医疗分队工作亮点三方面给大家介绍了援沪抗疫那些事。
赵老师首先以“苏沪同城”的背景,阐述了上海与苏州一衣带水的特殊关系,以及我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使得苏州立刻组建医疗队伍,出征支援上海抗疫。
接下来,赵老师介绍了苏州援沪医疗队工作完成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方舱护理工作。由于病人数量多,情况复杂,方舱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护士熟悉方舱医院的布局、各功能分区、流程、制度及各种药品仪器的使用,还要落实舱内患者的安全管理和院感防控。赵老师以援沪工作日程表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方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一些温暖事迹,生动地还原了当时抗疫的场景。
最后,赵老师从“医患工勤 四方联动”、“集体生日 组织关怀”、“抓住重点 强化细节”、“有效沟通 春风化雨”四方面概括了苏大附一院医疗分队在援沪方舱中多措并举的工作亮点。一支优秀的抗疫支援队伍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硬技术,同时还需要在陌生工作环境中的强胜任,在艰苦条件下对病人和同事的善关怀。
讲座的最后,李惠玲院长进行了总结,引导学生们重新思考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鼓励学生们不断打磨硬实力和软技能,向如赵老师般优秀的护理人看齐。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感谢如赵老师般优秀的抗疫英雄在一线抗击病毒。走过繁花似锦的春天,身处热情炽热的夏天,我国人民上下齐心,坚持不懈地与疫情作斗争,相信我们终将击败疫情,早日恢复生活常态。